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制度

发布日期:2016-11-11   来源:   

上师大卢实小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学会适应生存,开拓进取,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增强其主体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保障。

一、走出误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改变教师以及家长的思想观念。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落后,将其等同于德育或人格教育。本校的学校领导者具备管理学校的素质及能力等外,其思想观念认识对本校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得到学校领导者的高度重视,成为校长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校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行政计划当中,还设有专项计划。现在,本校领导者已经认清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保障机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职能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管理非常重要的手段。

二、完善体制:健全机构 ,人尽其责

1.        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三种模式

针对目前我国学校管理模式而言,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该中心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校级领导直接负责;二是中心隶属于学校学生发展部;三是在高校引领下,共建资源。

2.        完善人员配置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并且针对所负责的具体工作配置专职()人员。

一是设立具有工作经济补助以及专业发展双重机制的勤工助学岗,负责宣传、预约、网站建设、收集资料、编辑杂志等工作,如通过学校校报、橱窗、宣传栏、广播、校电视台等媒介进行心理科普,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中心的服务内容、时间、人员组成、联系方法、收费情况和一些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等内容,定期编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材料等,使其成为反馈给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情报人员。

二是要有常驻专家,明确其专业定位、工作性质以及任职资格,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通常以本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研究人员为主,做到专业化的常态分布。另外还应建立心理健康信箱、心理健康热线电话 ,定期开展“心理卫生宣传周”活动,与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提高同学们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桥梁。

三是要外聘心理专家作心理督导。给机构增添新鲜血液。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从实际出发,建立专门、正式编制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从而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做好后勤:保障经费,物有所值

1.        保证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资金投入首先是要保证日常办公经费的投入。包括召开会议,各类宣传活动、网站建设,报纸发行、推广理念以及案例分析等印刷制品的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营造人人重视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二是要保证学术交流经费的投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要经常利用“走出去”实地考察 ,“请进来”作典型报告、“双向式”对话研讨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学习不断涌现的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模式;三是要保证专家报酬经费的投入。包括值班专家以及外聘专家的经济补助;四是要保证专题专项经费的投入。用来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等专题活动以及举办专家报告、讲座等 ,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        要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环境资金投入学校环境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的自然环境、硬件设施以及设备到位等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的物质基础(我们把学生周围的一切陈设也包括在内) ———这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 ,它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 ,是培养他们观点、信念和习惯的手段。”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首先需要一定的空间,投入资金进行房间布局及美化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物质条件;其次需投入资金购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的辅助性设备、仪器以及书籍资料等;另外,投入资金进行学校自然环境的绿化,净化空气,减少污染,陶冶情操,从另一方面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因此,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的投入并规范使用,改变目前的经费混乱现象,从而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培养师资:健全团队,教学互长

首先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应该由专职和兼职的教师共同组织。此项工作专业化、知识性、技术性很强,必须严格把关 ,选拔心理学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实践中表现出色的专职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一定的专业水准,德才兼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专职队伍有基本保证。兼职队伍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相对稳定的心理教师。选择综合素质好、有热情、有奉献精神和投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基础的教师 ,与专职队伍一起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 ,组织学术讨论 ,加强学术研究。

二是做学生工作的教师队伍。制定专业培训计划定期培训的方式 ,使学生工作教师队伍关注学生心理 ,洞察、把握学生心态 ,积极运用心理健康知识于学生工作之中 ,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和积极的人生信念 ,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

其次 ,关注队伍的成长和发展 ,要让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呈现新陈代谢的发展态势。当一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工作人员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以及自身的不断努力被称之为“专家”时 ,要让其真正步入专家行列 ,此时要及时选择有活力、热情、综合素质好、勇于奉献、具备良好品质和专业素质的人来接替此项工作 ,做到一代一代不断更新。另外 ,要经常以外出考察及请专家报告、讲座等方式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做好内外结合 ,性别、年龄分配合理 ,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学业、事业发展。管理此项工作的领导要有人才观 ,不要阻碍人才更好的发展机会。

另外 ,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和保证 ,因此 ,要加强自身心理状态的调适与人格的提升 ,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培养教师不但具有敬业爱岗的服务精神 ,积极、乐观、向上的境界 ,丰富、成熟、稳定的情感 ,旺盛的精力 ,正确的自我意识 ,良好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以及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等 ,还要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和极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营造宽松和谐气氛情境的能力和学会消除精神压力等等。

此外 ,系统化地进行教师培训工作 ,采用分层次培训、岗位交流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 ,从而帮助教师及时了解信息、更新观念和掌握方法。

总之 ,搞好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 ,是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健康开展的基础。

五、认真总结:做好监督 ,扬长避短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监督反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外部约束机制 ,使工作富有成效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监督反馈中 ,要充分肯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绩 ,同时提出具体问题 ,要充分发挥其鉴定、导向、改进和激励的功能。同时 ,要有高水平的心理专家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 ,使工作人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 ,并指导其专业更好的成长 ,心理良好的发展 ,实现工作梯队新陈代谢 ,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关信息

Baidu
map